—— 公司新闻 ——
长沙中核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
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三年规划
(2021~2023)
长沙中核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
2021年12月17日
长沙中核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,注册资金2000万元,现具有交通部公路工程监理甲级、试验检测综合乙级、特殊独立隧道专项监理资质、特大桥专项监理资质、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甲级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、湖南省地质灾害设计丙级、湖南省甲级资信证书、湖南省住建厅市政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监理乙级等资质。通过了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三个管理体系认证。2014年入库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。公司自2008年开始连续被湖南省、长沙市评为“守合同、重信用”单位,2013年被湖南省工商局、湖南省委宣传部评为“湖南诚信企业”,2016年度、2018年度连续被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授予“优秀监理企业”的称号,被湖南省交通建设监理协会授予“2019-2020年优秀监理企业”的称号。完成了10多项科研咨询项目,2018年成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。
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专业扎实、团结进取、朝气蓬勃的技术、研发团队,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及锐意进取、业务精湛的营销团队,同时具有多专业、资深的高级顾问团队。目前在职员工400余人,高级工程师及以上50余人,注册监理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200余人,其它技术专业人员100余人。
公司长期获得交通运输部监理协会、中核集团、自然资源厅、各省交通监理协会、湖南省地灾专业委员会、湖南省地质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。
公司自成立以来,一直致力于业务、市场拓展和耕耘,监理业绩卓著,社会信誉良好,业务涉及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,业务范围包括公路、桥梁、隧道、地质灾害、房建、市政、军工铀矿退役设施监理和地质灾害设计、评估、施工安全评估、安全咨询、试验检测等。已完成20余条高速公路建设和30余条地方公路建设,所监理里程1300余公里。承接特大桥8座、大桥300多座,特长隧道13998.75m/3座、其他长中短隧道27510m。承接的高速公路养护大中修监理项目38个,养护里程达8000多公里。公司在建公路项目30多个,其中高速公路项目10余个。完成地灾监理项目150多个和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全国军工铀矿退役设施治理工程监理。广东省、广西区和湖南省等地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、桥梁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00余个,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100余个。完成房建、市政项目20余个。并于2017年成功开发了河惠莞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源管控平台系统,通过手机APP和桌面控制系统对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起到良好地监控作用,并在广东怀阳等高速公路推广应用,效果较好。
公司一贯坚持高起点、高标准的发展思路,在监理过程中严守合同,坚持以工程质量为中心,以业主的满意为关注焦点,把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放在首位,公平、公正、至诚服务,得到了建设单位的好评和信任,同时也得到了建设主管理部门的认可。
公司将继续以“科学优质、服务业主、创优质工程”的监理使命,本着“以人为本、以信取胜”的经营哲学,用“严谨规范、诚实守信、和谐高效、永不言败”的企业精神,来实现“审慎、创新、共赢”的核心价值观,努力将公司建成为国内知名的工程监理咨询高端技术服务企业。用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成熟的管理经验,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技术和管理优势,以更专业的技术、更丰富的经验、更敬业的执业精神一如既往地为各业主单位提供高效、优质的服务,再创辉煌。
长沙中核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,近年来大力开展校企合作、基地共建等工作,已经和长沙理工大学、湖南城市学院、湖南科技大学、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了校企合作。
在创新大赛、定向人才培养、合作办学、科研项目合作、学术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,并随着合作的加深和需要,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领域。在未来三年的时间;里,公司将加大校企合作力度,一是将加深现有省内高校合作力度和合作范围,在科技研究、专利申报、学生培养等方向发力,提升校企合作成果质量;二是扩大合作高校范围,选择省内省外工程技术类、地质勘查类、环境工程类等专业高校进行合作;三是根据业务需求,继续扩大专科类、职业类院校的合作力度,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;四是与本科类院校共建基地与专业课程,为本科类院校提供实训场地。五是共建共享知识产权。参与教学改革项目,力争3年内取得与合作职业院校共享的知识产权(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、软件著作权等)。计划在未来3年内,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,三年计划不少于10项。参与教学成果的生产转化,开展技术革新合作,共同取得一批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,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取得实际成效。
公司长期为毕业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,定期到学院开展学术报告,参与人才培养过程。建立企业奖学金制度,每年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励资助。继续接收为湖南工程技术学院、湖南科技大学、湖南城市学院等高校实习工作,其中专科院校以顶岗实习为主,本科院校以暑期实习为主。
结合公司工作实际,公司现有≥50余名副教授、教授职称等专业实力,探索接收本科生毕业设计、研究生结业论文等培养工作,加深他们对工程咨询、地质灾害、环境治理、检验检测等专业的实践,更早的明白社会真正需要什么、自己要怎样成长,让学生在公司切实学有所长、学有所成。
未来三年内,预计接收实习生≥100人,公司将继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,鼓励实习生留公司工作,在公司成长、成材。
构建协同育人平台,共建产教融合培训基地。加快基地建设,做好两件大事。以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、协同育人平台。以签订校企实习实训协议、合作共建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基地、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,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组织实施提供支撑。
一是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基地建设。目前已经获得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批准建立,将在2022年建成,同步开馆为实习生提供教育实践场地,成为校企资源共享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、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、促进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;
二是力争3年内建成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。将联合湖南科技大学、南华大学、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,申报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工程技术中心,同步为申报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做好准备,为基地的人才培养在学术上、技术上提台阶、提质量。
图1 基地建设规划
2.4.1 继续办好现代学徒制教学
依托与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校企合作,培养满足社会现实所需的人才。继续配合校方做好课程体系开发,如“鲁班工坊试验检测工作室现代学徒制”,目前已经制定《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实施方案》,正在按照方案培养人才。预计三年内,将培养两届现代学徒制人才。
2.4.2 开发好新进人才培养体系
以2021年为例,公司举办了3次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班;未来三年,公司将把校企合作与公司人才培养相结合,继续把人才送出去培养,也继续把高校老师请进来,为技术人员做好培训,并由此逐步形成课程培训体系。
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将在3年内继续狠抓科技创新,将联合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,在专利申报、著作权开发、技术转化等方面发力,预计行程专利≥10项。
过去的三年,公司开展内部科研项目27项,成果转化20项,年均成果转化约7项。公司将在未来的三年内加大成果转化力度,现有实施项目≥20个,将选择好的项目,进行科技成果运用。
建立产教融合协调落实机制。由公司组织人事部具体负责,协调相关部门、合作院校统筹推进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开展落实。定期研究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,统筹解决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。及时向公司领导反映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推进情况。各有关部门负责有关工作的组织落实。
加大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资金支持,公司要按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年度工作任务的进程,将其相关费用纳入年度预算中。
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。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,通过优化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方向,通过项目合作、项目研发来吸引和历练人才,鼓励公司各类人才主动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。